这个问题,可以有两种容案:一是肯定的,一是否定的;从表面看,应该是肯定的,从通体看,应该是否定的。
佛教的宗旨,是在解脱生死,有生有死是世间法,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;世间法中有生死,所以苦多乐少,变幻无常,乃是不足贪恋的。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, 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,不足一餐之美,却有割舌之患(四十二章经);五欲(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)之乐,犹如手搔疥疮,正搔之时养得快活,刚搔过后痛苦即至。所以,世间 的快乐是瞬间的,世间的痛苦是长久的。
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,所以要求解脱生死。可见,佛教是厌世的,也是出世 的。
然而,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。除了自己出离,也要设法使得一切的众生都能出离。 所以,如人希望成佛,必须先行菩萨道,菩萨道的实践者,必须是更深入更扩大地人世, 唯有打人了世间的群众之中,才能化导群众,为了化导群众,必须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 为价值,并且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,否则,自己在群众之中没有过人的贡献,没有特殊的 服务,没有卓越的表现,群众岂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化导?所以,凡是正信的佛教徒,无有 不以人世为手段的。可知,厌世是人世的启发,出世是人世的目的。
虽然,小乘的圣者,有些是自了的罗汉,人了涅粲之后,也不打算再来世间。但是法 华经中又说,凡是真罗汉,终究必将回小向大,发大乘心,行菩萨道。